2016年12月31日《国医名师学术讲座》与会专家交流探讨总结出“药物、营养进不去,代谢产物出不来”是中晚期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难点,原因在于,随便病情发展至中晚期,无菌性炎症在关节囊外部形成厚厚的炎性包裹层,致使药物、打针及其他治疗方式等很难突破表面炎症堆积层,而深入到关节腔内发挥治疗作用,从而失去治疗的初衷,这也是强直性脊柱炎反复难愈的根本所在。 (视频:《国医名师学术讲座》聚焦中晚期强直性脊柱炎治疗难点) 药物、营养供给通道为什么会堵塞 医学上已经证实:强直性脊柱炎是因自身免疫紊乱产生无菌性炎症引发以脊柱为主要病变部位的慢性疾病。无菌性炎症随着血液循环附着到中轴关节的关节囊及滑膜上反复刺激,从而导致关节囊、滑膜充血、水肿、增厚等临床症状出现,致使药物、营养供给通道堵塞,传统治疗的药物及营养物质都很难突破病变的滑膜层到达关节腔内,同时关节腔内的代谢产物排泄不出来,形成“恶性循环”,加速病情的发展。 需警惕的是,长此以往,病灶部位内环境被破坏,关节腔内的无菌性炎症一直留存、增多,不断侵蚀滑膜组织,关节、脊柱软骨及成骨,造成关节骨质钙化、融合、骨质损伤等,引起驼背、畸形、生活不能自理,处于封闭的关节部位如同沙漠里的树,最终枯萎。 因此,要想打破恶性循坏,首先必须要清除关节局部无菌性炎症,打通营养、药物供给通道,恢复关节腔正常代谢功能。 治痛防残先祛炎通养 “沙漠里的枯树”想要获得养分滋养重获新生,必须开辟一条运送养分的通道!以成都附大为代表的国内强直性脊柱炎专业诊疗机构,将“如何打通供养通道”这一难题变成课题,经过多年临床科研与实验指出,同样,病变的关节想重新获得祛炎治痛、修复骨质药物的作用,必须先消融、分化关节囊表面炎症包裹屏障,打通供养通道,让药物营养物质进的来,并对关节腔内无菌性炎症及免疫复合物进行松解、剥离、分解、排出,才能重建病灶处的良性循环,控制病情蔓延,真正做到治痛防残,也就是说打通药物及营养供给通道是强直性脊柱炎有效治疗的前提之一。 成都附大超微创特色诊疗 成都附大强直医院作为西南强直特色专业医院,一直致力于强直性脊柱炎诊疗的专业化和正规化,随着对强直诊疗领域的30年的探索总结,已率先在国内建设以多学科联合治疗为主导的强直性脊柱炎“超微创诊疗中心”,完成了在强直诊疗领域从微创到超微创的跨越式发展。 目前所运用的超微创治疗集外科学、中医学、影像学、微创学、风湿免疫学等十几大学科为一体的多学科联合治疗,从检查到治疗再到康复等各个环节出发,由局部关节到全身调节入手治疗,打破以往千篇一律、治标不治本的模式。